管治及组织
张世成先生目前是南丰集团的行政总裁,南丰集团是一家从事全球地产,生命科学和金融投资的国际商业集团。张先生亦担任南丰生命科技的董事长,一家专注于生命科技领域的全球投资平台。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鼎丰生科资本创投基金,在美国和中国有投资团队。在他的领导下,南丰生命科技的投资涵盖生命科技行业的各个子行业(包括新药研发、医疗设备及医学诊断)的不同投资阶段。他的愿景是将南丰生命科技打造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科学家,企业家,企业和投资者的理想合作伙伴。
张先生自2012年起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委员,自2010年起担任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成员。
张先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专业。在伯克利期间,他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担任独立研究员。
陈乐宗博士为私人投资集团晨兴集团的始创人之一,业务包括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及地产投资。
陈博士结合其理科之专业训练背景与投资市场之经验,创立了多间生物技术公司。多项肿瘤学的创新技术因其投资而得以研发,其中包括溶瘤病毒(Biovex及DNATrix)、免疫肿瘤学(Aduro)、新型细胞毒性药物(Nucana)、修饰肿瘤微环境(Vigeo)和新标靶介入治疗(CellCentric及K-Gen)。于传染病范畴内的投资包括研发新型抗生素(MicuRx及Artugen)、预防性疫苗(Matrivax)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Atea)。其他投资包括治疗代谢疾病(CVI及Alms)、自体免疫性疾病(Kezar)、中枢神经系统疾病(Orthogonal、Pinteon、Cognito、Cognoa及Amylyx)和其他罕见疾病(Stealth及Apellis)的研究。
陈博士为哈佛大学全球顾问委员会成员、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顾问委员会委员及哈佛大学中国基金顾问团成员。同时身兼香港中文大学晨兴书院院监会主席、伦敦惠康基金会的创新咨询委员会主席。
陈博士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再到哈佛大学深造,获得医学物理硕士及放射生物学博士学位。其后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任研究员。陈博士先后获香港中文大学、格拉斯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以及麻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并获推选为牛津大学沃弗森学院荣誉院士。
张永康先生,永桐资本的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专注天使、风险投资及对冲基金。他在中国已参与投资超过40家科技及医疗健康企业。他曾任汇丰银行环球银行常务董事及证券业务北京首席代表,负责在华投资银行,资本投资及并购业务,为国家大型企业“走出去”和海外上市提供咨询和战略安排,并为环球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提供咨询,融资和收购价值评估。
张先生亦致力培育下一代人才,他为非牟利机构香港金融青年会的创始人及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该会成立于2013年,一直以来致力提升香港金融业界的竞争力及培育下一代金融领袖。张先生于2014年获香港特区政府授予荣誉勋章,于2019年7月获委任为太平绅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
叶玉如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以及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她在美国哈佛大学获药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纽约Regeneron制药公司担任高级科学家,并于1993年起受聘于科大,历任副校长(研究及发展)、理学院院长、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及生物化学系主任。
叶教授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享誉国际。她的研究成果获得科学界的广泛认同,在顶尖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328篇论文和综述,拥有70项国际科技发明专利权。叶教授先后获颁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重要奖项,当中包括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自然》科学杂志评选为十大中国科学之星、以及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等,以表彰她的卓越成就。叶教授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梁锦松先生,前香港财政司司长,现任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南丰集团是植根香港的地区性领先的地产及投资公司。梁先生同时兼任新风天域集团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该集团在中国提供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及投资业务。梁先生同时是招商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两间慈善机构「香港小母牛」及「惜食堂」主席。
梁先生拥有多年在金融机构任职的经验,包括美国黑石集团大中华区主席、摩根大通亚洲主席和花旗银行亚洲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资金部及大中华地区主管等。他亦曾任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香港)、美国友邦保险(香港)的独立董事、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顾问和哈佛商学院香港协会主席。曾任公职包括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机场管理局董事、香港期货交易所董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筹备委员会委员、推选委员会委员与港事顾问。
卢煜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及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他同时兼任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卢教授于英国剑桥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其后再于牛津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及医学博士学位。
于1997年,卢教授成为第一位科学家发表有关于孕妇血浆内发现胎儿游离DNA之研究,自此他一直处于这个崭新研究领域的最前线。卢教授及其团队借此研发了唐氏综合症的无创检测方法,并迅速被超过90个国家所采用,每年让数百万孕妇受惠。卢教授亦发现了胎儿游离DNA与癌症肿瘤游离DNA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为癌症的液体活检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特别是对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和监察有重大裨益。
卢教授的研究成果对全球医学及科学界影响深远,屡获国际殊荣,当中包括2014年费萨尔国王国际医学奖及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卢教授亦于201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在201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于2015年当选为港科院创院院士。
张晓东教授于2001年及2006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取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其后,他以博士后身分在美国史丹福大学医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张晓东教授于2013年成为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他现时是众多研究部门的成员,包括干细胞研究中心、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系统生物学与人类健康中心成员。同时,他也是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研究生项目成员。张晓东教授的主要研究范畴为成体干细胞生物学。为了进一步了解成体干细胞在组织再生与疾病中的生物学,他的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阐明控制干细胞静息态与由干细胞主导的组织再生的分子机理。在此基础上,实验室的长期目标着眼于探究在干细胞在生物衰老过程中的分子通路。张教授于2015年以「干细胞衰老过程中的分子控制」的研究取得了裘槎基金会前瞻科研大奖。他的研究成果可见于《Nature》,《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Cell Stem Cell》,《Cell Repor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等学术期刊。
张添琳现任于南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负责管理集团香港地产业务。
张小姐亦是南丰纱厂的创办人,此项目将50年代落成的纺织工厂活化成为一个集创新、初创企业培育基地、零售、艺术文化及学习体验于一身的国际性地标。透过南丰纱厂项目及其曾于AECOM(亚洲)担任园景设计师,并兼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的客席讲师任教城市品牌的经验,张小姐希望激励年轻一代,推动香港的领导及创意潜力。
张添琳小姐跟朋友创办NarrativeHK,倡议推动积极的社会态度及引发年轻领䄂探讨香港的长远城市定位。她也是Quo Kefir Believers益生菌食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及开设香港首间集合整套健身训练体系中心CrossFit Asphodel。
张小姐于哈佛大学及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分别拥有景观规划设计硕士学位及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学士学位。
合伙人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香港区主管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朱雅仪女士现任毕马威中国合伙人,专责为新兴经济和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专业服务。早年加入毕马威多伦多,至今在毕马威香港任职超过19年。朱女士拥有丰富的审计和会计咨询工作经验,多年来主要负责为跨国企业和在香港或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或民营中国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和过去服务过的客户行业包括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媒体和电信及零售消费品业等。朱女士在带领中国内地及海外企业在香港市场进行首次公开招股方面经验丰富。她曾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毕马威信息技术、媒体和电信业主管合伙人,目前主管毕马威香港的新经济市场和生命科学业务。除了与不同行业领域的创新和新兴企业携手合作,朱女士还与香港政府、投资者、大学和企业实体合作,支持并发展香港的创业生态系统、新经济发展机会和生命科学行业。
付山先生于2013年加入维梧资本,任公司管理合伙人、联席CEO兼大中华区CEO。此前付先生曾担任黑石集团全球合伙人及中国区首席代表,并曾任职于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外资利用司、中国国家经济与贸易委员会、中国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及中国国务院生产办公室。
付先生拥有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与硕士学位。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名誉教授
福田敬二教授于2016年12月加入现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并由2017年至2021年担任该学院院长。福田教授之前曾于世界卫生组织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助理总干事、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总干事高级顾问、卫生安全及环境助理总干事,以及全球流感规划处长。在此之前,他曾任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流感部流行病学处处长,以及美国国家传染疾病中心病毒和疱疹病毒部门的流行病学专家。福田教授一直在全球公共卫生的众多领域中担当领导角色,当中包括:卫生安全、新发传染病(包括:季节性流感、禽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中东呼吸综合症及伊波拉病毒)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大流行流感之防备框架发展、《国际卫生条例》的实施、食品安全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此外,他在流行病学研究、实地调查、媒体沟通及国际外交谈判方面均具丰富经验,并于2016年直接促成了一个在联合国召开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历史性首脑级会议。福田教授在美国欧柏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其后于美国佛蒙特大学医学院毕业,并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他曾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接受有关流行病学情报服务的训练,亦是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认可的内科医生。
高猛先生是南丰集团集团首席投资总监,主要负责集团包括南丰生命科技的战略投资。高先生也是中国投资集团新风天域的董事会成员。
加入南丰集团之前,高猛先生是黑石集团董事总经理,常驻香港,并参与完成了多个行业的私募投资项目。高猛先生曾担任美国橡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主要参与在大中华地区的私募投资及发展。此前在纽约,高猛先生任职于摩根大通及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投资银行部。
高猛先生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士学位及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毕业生身份获得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何女士于2022年初创立博才康济(上海)人才咨询有限公司(Become Consulting) 致力于为中国地区的医疗和大健康企业提供全面的战略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此前,何女士是光辉国际的全球高级合伙人以及亚太区生命科学行业董事总经理。她带领团队提供高管搜寻,数字化和领导力咨询。在10年内成功将业务增长了数倍。
加入光辉之前,何女士在全球咨询管理行业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她在盖洛普美国和亚太区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发展方面,其中包括人才管理、领导人培训、继任管理、组织架构发展、优势为基础的发展项目。她曾与全球500强企业进行合作,客户包括众多行业,比如医疗保健、医疗设备、金融、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为他们提供人才发展方案。
何女士的职业生涯开始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部,曾是通用电气公司的“营销风险领导人培训计划”成员。
何女士毕业于宾夕凡尼亚大学禾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获得农业经济与资源经济学硕士学位;于天津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主修保险和风险管理。
何女士是沃顿中国医疗健康校友会创始董事,曾任沃顿上海校友会董事。她在多家慈善机构或非盈利组织(NGO)担任董事和高级顾问。她是世界“青年领袖协会”(YPO)的成员和管理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比利时珠宝品牌Diamanti Per Tutti的执行董事。
何大一博士是国际著名艾滋病专家,他是世界闻名微生物研究院 — 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首任科学研究主任和首席执行官,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胡应洲伉俪教授。何博士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和荣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
何博士在艾滋病研究领域的最前线工作了39年,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论文。何博士的卓越研究成果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动态生物学,使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这独特见解奠定了何博士在艾滋病抗逆转病毒联合用药治疗的世界领先地位,艾滋病从必死的疾病转化为可用药物控制的疾病,至今全世界2千5百万艾滋病患者受益于抗逆转病毒联合用药治疗。何博士的研究中心正在全力以赴地试制疫苗,并采用艾滋病中和抗体,制止或减缓艾滋病疫情的蔓延。目前,何博士的研究重心转向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和抗体研发工作。
何博士以他卓越的科学贡献获得了很多荣誉勋章和奖项,他是14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博士。何博士是1996年时代杂志年度的风云人物,他也荣获2001年美国总统勋章奖。何博士被选入加洲名人堂,被授予泰国皇室玛希隆王子医学奖,并荣获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何博士是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璐女士于2003年加入晨兴创投,目前带领晨兴创投的中国医疗投资团队。黄女士具有超过十六年生物医药/医疗健康领域的风险投资经验,先后在大中国地区和北美参与了三十余家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公司的投资并出任多家公司董事。晨兴创投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投资团队在中国的投资涵盖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医疗设备,临床诊断,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各个领域,累计投资接近百余家公司。
在加入晨兴创投前,黄女士在美国纽约Continuum Health Partners公共关系及市场部先后从事市场研究,市场营销及公共关系等工作,该机构为纽约著名的医疗管理机构,为纽约大都会地区的综合性医院提供管理服務。
许安颂先生是韩国一家基因治疗公司无尽医疗的共同创始人。他随后创立了初创公司安颂生物,由香港政府创新与技术委员会资助下正进行有关癌症诊断的研究。许先生于2019年加入Sagamore Investments,担任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专家。他也是安颂生物、腾力素中国、优殖、香港医院管理局研究伦理委员会、香港科学园生物医学科技发展顾问委员会的董事会成员。
许先生现在是泰欣资本倍宝孵化器的行政总裁,致力推动大湾区医疗保健产业的创新发展。许先生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担任化学高级研究员。
李康善教授为临床生物化学家,并为中大药剂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及中大韦尔斯亲王医院临床研究中心的科学顾问。李教授于香港大学取得理学士及病理学博士学位,于该校任教七年后,李教授加入制药行业逾25年,曾先后任职于多间药业公司,包括美国琼森、美国百健及葛兰素史克(中国),以及担任罗氏药厂研发 (中国) 总经理及地区主管一职。
李教授拥有丰富的小分子和生物药物的研发经验,包括伴随式诊断(Companion Diagnostics)的研究,涵盖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糖尿病并发症、肿瘤及炎症等治疗领域。他于2013年至2018年间担任香港科技园公司生物医药群组主管,为香港的生物科技业及转化医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李教授曾发表50多篇同行评审论文,同时积极参与教学以及期刊稿件审查的工作,并拥14项共同研发专利。李教授曾担任多间生物科技公司的行政总裁及董事,研究所和研究公司的顾问,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系客座教授及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名誉教授。
梁颕宇女士是启明创投的主管合伙人,领导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启明创投是中国最活跃的创投基金公司之一,目前投资了超过380家创新企业。
梁女士目前是再鼎医药、启明医疗、康希诺生物、诺辉健康、缔脉生物医药、千麦医疗、和瑞基因、信念医药、德晋及英矽智能等公司的董事。梁女士的其他投资项目,包括甘李药业、北京谊安医疗、贝瑞基因、堃博、中信医药、中美冠科生物(、科越医药、北京长和系国际医疗、南通联亚、诺尔康、傲锐东源生物科技、华亘安邦科技、无锡蕾明、迈杰、克睿基因、神州细胞、冠科美博、曜影医疗、Schrödinger、加科思、臻格生物及和其瑞医药等。
加入启明创投前,梁女士是生原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伙创始人。该公司主要在中国运营和投资有关医疗仪器、药品和医疗保健服务的公司,其中包括专门研究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诺凡麦医药(上海)有限公司、U-Systems Inc。另外,梁女士亦曾于美国加州PacRim风险投资公司担任投资合伙人,及曾就职于Softbank/Mobius 风险投资公司。
梁女士在福布斯2019、2020和2021年度全球最佳创投人榜中占一席位。她也被福布斯中国评选为2021中国最佳女性创投人Top 2,2018中国最佳女性创投人Top 3以及被Asian Venture Capital Journal评选为AVCJ 2017年度创业投资人士奖。
梁女士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分别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管理学学士学位。目前,她是哈佛大学法律学院的客座讲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交易所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成员。
梁雪儿教授毕业于港大医学院内外全科医学,及后取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病理学系主任。梁教授在肠胃癌基因组学和肿瘤生物学研究上的突破性发现,广受肯定,被公认为阅读及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资料之一,获美国科技信息所基本科学指针(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评为全球首0.1%研究引用总数最高的权威作者。
梁教授领导研究团队成功发现遗传性结肠癌(遗传性非瘜肉大肠癌综合症)的一种崭新遗传成因,并确立为标准基因诊断规程。这些测试方法已记载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教科书,并于全球应用。另外,她亦致力破解胃癌基因,找出不少新的癌症驱动基因,为发展个人化治疗提供引导。
凭着其杰出研究,梁教授屡获奖项殊荣,当中包括2007年荣获极具权威的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奬及港大杰出研究学者奖。2012年梁教授由香港大学授予「明德教授席」荣誉,获委任为简悦威基金教授(自然科学),以表扬她的科研成就。
梁教授更将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为全香港遗传性肠癌患者提供慈善免费基因诊断服务。梁教授团队的工作使许多癌前病变得以及早发现及治疗,成功为年轻的高危人士预防肠癌。
梁教授热心公益,在香港和亚洲地区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她是医务化验师管理委员会的主席、辅助医疗业管理局的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研究局的成员、医疗卫生研究基金评审拨款委员会的委员及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
刘凯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继而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哈佛医学院的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职科大生命科学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的机制。他的研究成果见于著名学术期刊,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学进展》及《神经科学期刊》。
梅建明博士拥有超过25年的全球肿瘤疗法临床研发经验,并领导了多款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其已发表著作70余篇,并且是多项专利的共同发明家。20世纪90年代,梅博士在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担任研究员,致力于广泛的癌症研究。2001年,梅博士在Johnson & Johnso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L.L.C.担任药物研发部肿瘤学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兼副总监。2006年,梅博士在Novartis AG创新药物部门旗下的Novartis Oncology担任高级总监。自2008年10月至2017年3月,其担任Celgene Corporation(现为百时美施贵宝)临床开发部门执行董事,在Celgene任职期间,其为Celgene目前产品组合中多款重磅畅销药(包括全球最畅销肿瘤治疗药物之一瑞复美®)临床开发的领导成员之一,亦参与了POMALYST®(全球最畅销肿瘤药物之一)及IDHIFA®(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首创新药)的临床开发。自2017年4月起,梅博士参与德琪的管理。此外,梅博士现时担任巴鲁克布隆伯格研究所兼职教授。
梅博士在湖南医科大学(现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在马里兰大学取得药理学及毒理学博士学位。梅博士自2006年起一直为美国血液学会会员。
谭华正基金教授席(医疗科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联席总监香港大学世卫H5参考实验室的联席总监伦敦皇家学会院士
裴偉士教授是一名臨床及公共衞生病毒學家,致力研究人類與動物之間出現的新發病毒。他目前的研究包括新發動物及人類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包括H5N1及H7N9禽流感、2009年流感大流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以及近期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 2003年,他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為導致SARS的原因,並有效促成其病情受控,從中扮演關鍵角色。
裴教授是香港大学世卫组织H5参考实验室的联席总监,并担任多个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咨询委员会成员。他于2006年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院士,其后获选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及获委任为港科院院士。裴教授于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S.B.S.);亦曾获马来西亚科学研究院颁发马哈蒂尔科学奖(2007年)及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团勋章(2017年)。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实验室科学分部主任
潘烈文教授于1996至1999年获选为裘槎学者,在牛津大学邓恩病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他于1999年回到香港,并于2001年加入香港大学担任研究助理教授。他现时于香港大学担任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一职。
潘教授为一名分子病毒学家,专门研究会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影响的病毒。他的研究有助揭示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的生物特征及机制,从而针对相关病毒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他至今已发表逾180篇同行评审的文章。自2005年以来,他一直获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世界上首1%最常被引用的科学家;自2015年始更一直膺选论文被高度引用研究人员(Highly Cited Researcher)。他于2017年获裘槎基金会颁发优秀科研者奖,并于2018年当选青年港科院的创始成员。
潘教授是多个国际组织的专家。除了自2006年起担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组成员外,他亦自2009年始为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病毒分子诊断工作组的专家,更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专责顾问,专注控制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
徐珍锡先生现任赛特瑞恩董事会主席。赛特瑞恩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总部位于韩国仁川市,旨在通过创新的生物制剂成为世界领先的生命科学公司。徐先生于2014年加入赛特瑞恩并曾担任多个重要职位。他亦曾担任化妆品牌Celltrionskincure, Inc.的行政总裁。
徐先生拥有首尔大学农业及生命科学院动物资源系学士学位,及韩国科学技术院生物学系博士学位。
施明耀先生一直致力推动香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身份硕士毕业后,加入韦尔斯亲王医院参与各项关于生物科技的研究工作。其后来,加入善觅及行动基因,为癌症病人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助医生制定个人化治疗方案。2020年创办了觅光,发展远程医疗服务。2021 更带领其所创立的香港再生医学向再生医学领域进发,为香港创科行业注入新动力。同年施先生更获得特许临床研究专员资格以及证监会 4 号 9 号牌,以更专业的角度推动香港创科发展。
施先生亦同时担任政府及科学园多个委员会的委员,并为本港多间大学及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的学生指导计划担任导师,透过知识交流、协作和参与,期望培育,以及凝聚一班生命科学人才,为推动香港生物科技产业迎难而上。
徐立之教授现为经纶慈善基金理事长,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长及多伦多大学名誉大学教授。
徐教授为前香港大学校长。到任前,他是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遗传系研究所遗传系主任及首席遗传学家,亦曾在多伦多大学出任教席。
徐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后负笈美国匹兹堡大学深造,获生物科学博士学位。徐教授在遗传学的研究工作,蜚声国际。1989年,他成功断定导致囊状纤维症的缺陷基因(英文简称CFTR),是人类遗传学上的重大突破,备受赞扬。徐教授亦致力于人类基因研究,其中以第七条染色体的分析及鉴定致病基因的研究尤其突出。
徐教授至今已发表了300篇科学文献及65篇论文。徐教授拥有许多国家级/国际奖项,并获加拿大皇家学会、伦敦皇家学会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颁授院士荣衔。他亦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荣登加拿大医学殿堂榜。其他荣衔包括15个荣誉博士学位,加拿大及安大略省勋章、香港大紫荆勋章及金紫荆星章,并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太平绅士。
王殷厚教授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同时兼任理学院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分子神经科学中心主任,以及生物技术研究所及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在剑桥大学取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及后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接受博士后培训,并于1992年起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多年来先后担任多个不同级别的行政职务。王教授在分子药理学的研究范畴享负盛名。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描述,特别是涉及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s) 的机制。作为分子药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王教授发表了220 多篇学术论文,并受邀成为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成员,包括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国际神经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urochemistry)及亚太国际分子生物联网(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Network)。王教授亦为美国实验生物学协会联合会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出版的官方期刊FASEB BioAdvances的联合主编。多年来,王教授获颁多个奖项包括Croucher Senior Research Fellowship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荣誉勋章等。
于凡先生是全球领先的尖端生命科技投资平台汇桥资本集团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及首席投资官,在中国、美国和欧洲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横跨多阶段的投资策略上均创造了卓越的投资回报。于先生的职业生涯始于纽约,随后在香港工作了超过20年。
于先生曾任全球顶级对冲基金奥氏资本(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 (OZ))的董事总经理及大中华区负责人,主导完成了一些OZ最大的并且极为成功的投资。在此之前,其曾任高盛集团(香港)的董事总经理,先后在多个业务部门担任主管,领导了一系列标志性的中国知名企业的重大重组、上市及并购交易。同时,于先生也为全球多家顶级机构提供了其在中国和亚洲的战略和交易咨询。在加入高盛之前,于先生曾在穆迪(纽约),瑞信(伦敦/香港)工作。
自2010年起,于先生成立、发起并管理了7支基金,涵盖从中国、美国及欧洲投资的风险投资、成长期投资、大型并购和对冲基金。于先生擅长发起、主导和完成全球生命科学里程碑式的专案,其中特别是众所周知的药明康德33亿美元纽交所私有化案例,这也成为于先生和汇桥资本集团的亮点。于先生拥有加强巩固新兴企业和行业领导者之间、中美及欧洲公司之间战略合作的卓越能力,既能够帮助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协助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取新技术。
霍英东基金教授(传染病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港科院创院院士
袁国勇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曾评为香港太平绅士、获颁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金、银紫荆星章。他也是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外科荣授院士、英国皇家病理科医学院荣授院士以及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爱丁堡及伦敦)。1997年,香港爆发H5N1禽流感病毒,袁教授最先在医学杂志《刺针》发表报告,指出受感染患者具有异常严重的临床症状而且死亡率高,而患者的样本可在他的实验室透过自行研制的分子检测方法进行鉴定。2003年SARS爆发期间,袁教授领导团队成功追查到SARS的病原冠状病毒,四月份的《时代亚洲》更将他誉为该年度的亚洲英雄。他在发现新型微生物方面成就卓著,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发现逾60种新型病毒、10种细菌、四种真菌及两种原虫。袁教授发表的900篇学术论文被引用超过36,000次,论文内容主要是关于新型微生物或新发传染病病原的研究。
张锋教授于2004年获得哈佛学院化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史丹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张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系统功能与疾病。他在自然微生物CRISPR系统用于真核细胞(包括人类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方面做出了最前沿的探索。通过CRISPR及其他方法,张教授深入研究了基因和遗传机制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紊乱方面。
张教授于2011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MIT),同时在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脑与认知科学部门,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创新性CRISPR/Cas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而引起国际关注和并因他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各种荣誉。2014年,张锋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5年获得「年度波士顿人」提名,2016年三月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2017年晋升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 。
黄槿先生于2018年11月起担任香港生命科学青年会执行总监,带领本会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教育和公众参与计划,以及支持转化生命科学的发展。
在加入本会前,黄先生在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担任教育及拓展主管,负责为西九文化区内多个表演艺术场地及社区制订整体公众参与计划、教育策略和内容发展蓝图。
黄先生的工作始于伦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于2007年至2013年间,黄先生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先后担任多个管理职位,包括首席讲师、学位课程中心高级课程总监、副总监以及执行总监。于2013年至2015年间,黄先生担任学位课程中心总监。黄先生于任内建立海外及内地大学、专业团体和商业机构的网络,并促进紧密伙伴关系。在2015年,黄先生获委任为国际学院总监,管理学院内2,000名全日制学生及100名学术和行政人员,年预算达1.1亿港元。
黄先生先后发表30多篇论文、文章、期刊评论和书籍章节,内容涉及艺术和文化政治、媒体经济学,近年还发表有关香港竞争力和跨国教育的内容。黄先生分别于香港及英国接受教育,先后获邀为大学担任客席教授,并为多个与知识交流相关的公共组织担任顾问委员会成员,将艺术、科学和青年参与连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