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們
加入我們
Class Name
item-p
Type ID
press
Background Image
Class Name - Home page
deco_b.svg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x 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合辦「生命科學企業家會議 — 匯聚香港與瑞士觀點」

conference 2025

為推動生命科學企業間的思想碰撞及促進科技創新及投資,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KLSS)與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合辦「生命科學企業家會議」,並獲香港投資推廣署贊助。今午的會議匯聚來自香港和瑞士的頂尖專家、創業家及投資者,分享在生命科學領域創業及投資的獨到見解和具體經驗,分析兩地科創生態圈的異同和未來創業趨勢,從而挖掘潛在的投資和合作機會,以推動行業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在預先錄製的演講中,感謝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和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為兩地專業人士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分享和合作機會。她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政府採取以產業為導向的策略,識別出具有優勢和戰略重要性的技術產業,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先進製造和新能源科技。為充分利用香港在科研方面的優勢,政府已撥款60億元支持本地大學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促進跨院校、跨機構和跨學科在生命健康科學研究的合作。政府亦會繼續支援企業家、研究人員和科研機構,將香港打造成為生命科學創新中心。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以及通往中國內地和亞太經合組織的門戶,香港擁有獨特的研發和商業機遇。

瑞士駐港總領事范鴻飛先生(Daniel Freihofer)表示:「讓香港和瑞士的優秀人才共聚一堂,交流想法、分享經驗並激發新合作機遇,肯定能強化兩地本已密切的聯繫。瑞士擁有超過1,000家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公司,涵蓋從製藥和醫療技術到新一代療法的所有領域。另一邊廂,香港的生物科技行業目前已見到瑞士參與的身影,並且有越來越多瑞士初創公司和投資者視香港為擴展和合作的地區。合作一直是突破性創新的驅動力,我深信是次建立的聯繫將有助塑造兩地生物科技的未來。」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副主席、南豐集團董事長及新風天域集團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梁錦松先生表示:「生命科學屬科研的前沿領域,回應環球重大挑戰及急遽變化。轉化研究,特別在生物醫學範疇,需要高度訓練的人才、跨學科合作、成熟的資本市場及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承托。會議作為本會今年首個重點活動,匯聚來自瑞士、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翹楚,共同探討生命科學領域創業及投資的當前及未來趨勢。我期望呼應本會兩大願景:一是促進國際和跨學科交流合作;二是助力香港定位為生命科學人才培育、研究和投資基地,為香港及區域發展貢獻力量。」

擁有逾10年醫療健康企業投資經驗的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副主席及BERNINA BioInvest行政總裁Dr Bettina Ernst指出:「今天的活動提醒我們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力量。不論是初創公司與投資者之間,還是研究人員與企業家之間,通過瑞士與香港之間的連結,我們不僅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也是共同塑造生命科學的未來。學術界、政府及業界領袖之間的思想交流展現了推動這領域發展所需的合作精神。我謹向所有講者、專家、主持人和參與者致以衷心感謝,共同讓這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瑞士香港專家分享 傑出初業獲邀演示

羅氏中國加速器負責人唐秋嵩博士率先為與會者帶來主題演講《催化香港生物科技的創新:連結瑞士優勢與中國生態》。他強調,羅氏致力於通過戰略合作推動生物科技創新。通過加強產業合作夥伴關係,借助中國的創新能力,以及香港、中國內地和瑞士之間多樣化的研發優勢互補,所創造出的協同效應將能夠釋放潛力並加速增長,最終為全球生命科學的突破做出貢獻。

HAYA Therapeutics SA首席營運官Dr Eric Adam分享該公司在生命科技領域聚焦研發RNA(核糖核酸)治療技術以進行細胞重編,用作治療罕見病和慢性疾病。他介紹了公司的主打項目為開發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預計明年進入1a期臨床試驗。

交流亮點之一是多間傑出的初創企業獲選在演示環節,向同業介紹其技術及產品。瑞士的初創企業Memo-Therapeutics AG的行政總裁Mr Erik van den Berg、CDR-Life AG 的行政總裁Dr Christian Leisner及Synendos Therapeutics AG的行政總裁Dr Andrea Chicca透過視像直播參與,介紹他們的企業理念及領先技術。演示環節設互動提問,由滙橋資本集團私募總監周于婷女士主持。

香港方面,則有倍靈科技行政總裁梁立慧博士、引正基因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鄭宗立博士及極目生物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胡海迪博士參與演示環節,由惠理集團合夥人(醫療投資)、銀鏢資本創始人梁傳昕博士主持。

兩地互相借鑑 發掘投資與合作新機遇

會議亦進一步探入探討投資生命科學生態圈,NewBiologix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及FONGIT總裁Dr Igor Fisch透過視像直播闡述孵化初創企業的經驗。設於日內瓦的非牟利基金會FONGIT,通過提供專業指導、資金及實驗室等資源,支援研究轉化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平台至今已支援超過220家生物科技初創企業,並造就逾250項專利和新產品。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諮詢委員會成員、泰欣資本倍寶加速器首席執行官許安頌先生亦帶來立足香港的觀點。他成立專注投資於早期生物醫學的加速器,提出初創要穩建發展應實踐的要點,包括清楚監管要求、完全市場導向的關鍵績效指標(KPIs)、良好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推廣。他形容和瑞士相比,香港擁有相近的人口、學術環境及自由經濟,但仍需時趕上瑞士累積百年的轉化科研經驗,期待香港本土培育的藥劑業龍頭將來能與瑞士並駕齊驅。

討論環節由瑞士合辦單位代表Dr Bettina Ernst主持,與Dr Eric Adam、許安頌先生、香港科技園公司生命健康科技高級總監劉思雅博士、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岑浩璋教授及投資推廣署總裁(創新及科技)黃煒卓先生暢談對促進香港生命科學生態圈蓬勃發展的見解。他們亦比較兩地生態圈發展的異同,期盼兩地可以互相借鑑經驗、發掘新的投資與合作機遇。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2024/25頒獎禮

兼享行內學習良機 全面培育未來領袖

scholarship 2024/25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簡稱HKLSS或本會)剛於10月12日假南豐集團位於AIRSIDE的總部,舉行「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獎學金計劃)頒獎禮,向10名表現卓越的生命科學或生物醫學本科生,以示嘉許。繼去年運用人工智慧(AI)面試技術後,今屆的遴選過程亦沿用相同模式,先初步評核申請者的才能,及後進行第二輪面試,務求選出最具潛質的學生。

提名逾百 得主來自本地五大學

本會於2022年成立獎學金計劃,致力支持於本地大學攻讀生命科學或生物醫學課程的優秀本科生。一如既往,今屆提名反應熱烈,收到逾100份提名。脫穎而出的10名得獎者,分別為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二或三年級學生,正攻讀生物醫學工程、生物科學、生物醫學等相關學科。

每位得獎者除了獲頒港幣五萬元獎學金外,亦將參與為期12 個月的師友計劃,並可優先申請本會在香港、深圳和上海舉辦的夏季實習計劃。獎學金不僅助學生專注校內學業,其附設的行業學習機會,可讓學生擴闊視野,拓展人脈,作全面發展,從而培育他們成為生命科技產業的未來領袖。

得獎者除了成績優異,還需心懷學術和職業抱負。遴選過程設兩輪面試。參考了去年的成功經驗,首輪面試續以AI技術,評估申請者的才能和軟技巧。次輪面試則由業界專家主持,包括來自初創企業、生物醫學中心及生物科技公司的代表。他們按行內標準和行業趨勢,評估學生的潛力和合適度。

頒獎典禮 促進業界多方交流

intern closing

投資推廣署總裁(創新及科技)黃煒卓先生主禮和致辭 

典禮由投資推廣署總裁(創新及科技)黃煒卓先生主禮和致辭,本會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擔任頒獎嘉賓。

本會執行總監黃槿教授致辭時說:「今年是本會五周年誌慶,我們一直透過促進知識交流、協作和參與,吸引、培育和凝聚香港的生命科學人才,強化本地的生命科技生態系統。獎學金不僅對學生過去的努力予以肯定,更重要的是鼓勵和支持他們未來在生命科學的專業發展。」

各大專院校代表和獎學金提名人亦應邀出席,本會冀在活動上匯聚不同專業範疇的機構,增進交流。

學子致謝 感激協助奠定路向 

席間,兩位獎學金得主代表全體得獎者分享感言。香港大學生物化學二年級生付天露說:「十分感謝HKLSS頒發獎學金,讓我可繼續投入生物科學研究,並可望日後修讀博士學位。待我學成歸來,希望以我的專長,協助香港和大灣區市民活得更健康長壽。」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科技及商學三年級生Printer Roshni Olga道:「我希望為尚未有良方的病症研發創新療法。有了獎學金,我向目標更邁進一步;而師友和夏季實習計劃,亦有助我找到自己在港的發展方向。」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2024年「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參與人數創新高

計劃首擴至深圳 三地跨城市交流助學生規劃職涯

intern closing

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學專業人才的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KLSS)自2018年創辦至今,夏季實習計劃一直深受歡迎,今年第6屆申請人數以及最終取錄人數均創新高。實習計劃過往為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香港及上海兩地的實習機會,本年度更首次將計劃擴展至深圳,幫助學生加深了解中國內地生命科學產業前沿發展和技術革新。本年度夏季實習計劃於上周六舉行閉幕禮,讓參與的機構代表及嘉賓見證實習生的成長。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於每年7月初至8月中進行,為期6周。今屆計劃收到逾400份申請,當中更有不少學生來自海外,最終選出42名來自本港、中國內地及海外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分別到香港、上海及深圳的初創企業、風險投資公司、醫療及製藥公司和非政府組織等共23間機構實習,近距離接觸尖端研究和科技,為未來職涯做好準備。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執行總監黃槿教授致辭時表示:「生命科學人才及早探索行業內不同的職涯及擴闊視野,能為其未來發展帶來莫大禆益,故本會自2019年起推出夏季實習計劃,實習生通過在香港、深圳和上海三個城市工作和生活,能促進跨文化交流和學習。這種跨城市的合作對共同培養下一代生命科學領導者至關重要。」

黃槿教授補充:「在實習計劃開始前,我們也與香港無錫商會合作,在無錫和上海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夏季研學之旅,實習生藉此機會深入了解長三角的生命科學發展趨勢,這些是單獨在香港較難獲得的視野。」

計劃首擴展至深圳 僱主與學生同得益

位於深圳的希格生科(Signet)是首次參與計劃的僱主。其研發副總裁卓鉥博士對此次公司能夠參與合作感到十分高興,他指出Signet坐落河套深港合作區,希望能吸引香港優秀人才來實習與交流。卓鉥博士表示:「我們公司專門為實習生制定了一套針對性及系統化的培訓,包括類器官平台到藥物管線,讓學生能在六星期內得到更多經驗。」他亦讚嘆香港學生富有全球視野及溝通能力,「他們的創新思維都十分出色,能有效分析及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工作環境更豐富,對我們這些需要不斷創新的研發企業而言,這種文化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實習計劃助海外生未來職業規劃

今屆參與夏季實習計劃的學生中,有16名學生來自海外大學。其中就讀香港大學-劍橋大學本科計劃(自然科學)的潘智琳,今年暑假透過HKLSS加入Signet的研發部門進行實習。她表示:「我覺得深圳的生命醫藥發展屬全國前列,而深圳是大灣區的樞紐,與香港共同發展,非常有潛力。在深圳實習時,能與不同文化的同事交流,他們都很有幹勁及探索欲。」

她亦表示透過今次實習,對未來職涯發展有了更具體的想像,例如親身體驗了實驗室工作的模式及實驗流程等。她寄語其他考慮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在實習期間,可以多與身邊同事交流和溝通、勇敢發問和向前輩學習,好好享受這個實習,因為這是一個可以學習與探索的寶貴機會。」

深入了解河套發展

今年參與HKLSS夏季實習計劃的研究生亦創新高,在香港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的謝加亦選擇到深圳實習,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福田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謝加認為以研究生身分參與實習好處甚多:「除了可以擴闊眼界,讓我了解日後發展路向外。我相信對日後的僱主而言,曾參與實習的研究生較有經驗及有準備,成為求職時的優勢。起初在深圳實習固然要適應文化差異,但逐漸我亦了解到他們使用的設備與工作環境,與香港的水平非常接近,故我們也會容易適應。」

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都表示HKLSS的實習計劃受校方及不同企業認可,亦有不同工作坊、參觀及交流活動,有助他們深入了解及裝備未來職業發展路向。HKLSS會繼續加強與深圳及及河套區內的實驗室及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未來會將研習活動推展至更多地點,望為本地及海外學生提供更多研發、檢測及人工智能等範疇的學習機會。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與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河套合作區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合作協議交換儀式

hklss

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學專業人才的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KLSS)早前進行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相關學系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內地生命科學實習機會吸引,其中「深圳」亦是部分受訪者首選實習地點。HKLSS上周五與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河套合作區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合作協議,每年為修讀生命科學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實習機會。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同時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擁有「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的獨特區位優勢。合作區由深、港兩個園區組成,分別由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和香港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執行總監黃槿教授與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華海寧先生,於上周五在香港進行合作協議交換儀式,望利用深圳園區的獨特優勢,雙方共同推動深港兩地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建設國際科技人才創新高地。

黃槿教授表示:「本會積極與內地致力發展生命科學的單位接洽,希望能為本港生命科學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了解內地生命科學發展機會,協助本港及大灣區打造成國際生命科學樞紐。我們很高興是次與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訂立合作協議,相信能支持我們的學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促進深港協同創新及融合。」

按《河套合作區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協議,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會於首年提供約10個名額予本港年滿18歲、修讀生命科學的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讓他們在合作區深圳園區生命科學領域機構及企業實習。實習將於每年7月初至8月中進行,為期6周。

HKLSS早前公布,轄下兩項重點年度計劃 —— 師友計劃和夏季實習計劃,今年反應熱烈,於今年1月15日報名限期前,合共收到700份申請,較往年倍增。其中,「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的研究生申請人數更創歷屆之冠。實習計劃自2019年啟動以來,為大學生提供香港及上海兩地的實習機會,因應與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的合作順利落實,今年夏季的實習將首度延展至深圳。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連續三年進行《生命科技人才培訓調查》

受訪者對本港生命科學前景更感樂觀 留在行業發展顯決心

hklss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不同政策打造香港成國際創科中心,包括為生命健康科技的發展提供配對資助。今年2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亦強調,本港生命健康科技的基礎科研實力深厚,具備條件成為國際生命健康科技中心,推出措施包括以60億元資助本地大學跟海內外機構合作,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及在河套區設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和「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等。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HKLSS)自2021/22年度起,連續三年進行問卷調查,今公布2023/24年度調查結果。

《生命科技人才培訓調查》於2023年12月中至2024年2月中進行,共收到301份回應。是次調查同時跟2022年度201份回應及2023年度的304份回應作比較,三個年度的受訪者均為修讀生命科學相關課程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五年內畢業生。受訪者中有86.5%來自本地七間大學,本地和非本地學生/畢業生各佔約一半 (本地54.4%,非本地 45.6%),近六成 (56.2%)受訪者是女性。

對香港生命科學就業前景樂觀

本年度調查中,有23.5% 受訪者對香港生命科學的就業前景感到「極度樂觀」,顯著較過往兩屆高(2022/23年度16.6% 及 2021/22年度10.1%)。逾八成人(82.2%)表示有決心畢業後留在生命科學和/或生物技術相關行業發展,數字較往年多;其中39.9% 受訪者表示「極有決心」,同樣顯著高於過往兩屆(2022/23年度33.2% 及 2021/22年度24.8%)。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創辦人及主席、南豐集團行政總裁張世成先生對是次調查結果感到鼓舞:「本會成立五年以來,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學人才,亦希望將人才留在本地及內地發展。是次調查反映更多受訪者對本港生命科學的就業前景感到樂觀,並有決心留在行業發展,本會感到十分鼓舞。香港政府強調本港具備條件成為國際生命健康科技中心,並投放不同資助,本會亦希望透過各項活動(包括夏季實習計劃、師友計劃及獎學金等),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生命科學就業支援,協助本港及內地打造成國際生命科學樞紐。」

本地及跨國企業生命科學實習機會最吸引

有八成半受訪者(85.7%)認為本地生命科學實習機會吸引,當中認為極度吸引的超過四成半(45.8%)。另外,超過一半受訪者(54.8%)認為內地生命科學實習機會吸引,相比上年度的47.0% 上升了7.8個百分點。被問到喜歡到中國哪個城市實習,「香港」為七成人首選(73.1%),與過往兩屆相若。其次,也分別有16.0% 及7.0% 受訪者選擇「上海」及「深圳」為首選實習地點。

如過往兩屆一樣,最多受訪者(58.8%)想在跨國企業實習,並較上屆(48.7%)多。行業方面,最多受訪者(31.9%)首選於實驗室/臨床研究公司實習,製藥公司緊隨其後(24.9%)。而風險投資/基金行業有上升趨勢,以此作為首選實習行業的受訪者較往年增加(本年度為20.9%,2022/23年度為15.5%)。

受訪者對研究與開發(77.7%)實習領域最感興趣,其他依次為實驗室研究(58.8%)、業務發展(42.5%)、數據分析(39.2%)及金融與投資(36.5%)。

校內就業中心支援有限 受訪者寧自行研究

調查發現,只有一半受訪者(51.2%)曾使用過校內就業中心的服務,比去年度稍跌(58.5%)。43.4% 受訪者認為校內就業中心對制定其生命科學的深造/職業規劃有「一般幫助」。會向他人尋求有關職業或深造建議的受訪者中,最多會向教授(66.2%)尋求建議,其次會自行研究(63.0%)及向朋友請教(55.9%)。

實習計劃最有助未來就業發展

本會今年踏入五週年,在過往亦有舉辦不同活動培育生命科學人才。問卷亦了解受訪者對支援服務的期望和評估。最多受訪者(67.3%)認為國際實習計劃(不包括中國內地及香港)較有幫助,其次為師友計劃——行業導師(61.6%)、與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建立聯繫(59.8%)、跨學科活動(57.3%)及為主修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學生而設的獎學金計劃(51.6%)。而本會今年擬增設的一站式求職平台,則有43.4% 受訪者反映較有幫助。

至於吸引受訪者申請生命科學實習計劃的原因,排名「三甲」與上屆調查一樣,本年度最多受訪者(87.4%)認為實習計劃能幫助未來就業發展,76.1% 表示參與實習是想「學習新知識和技能」,73.8% 是希望「與生命科學專業人士建立聯繫」。此外,61.8% 期望通過實習「尋找未來進修或研究的路向」,比去年度的調查上升一成(10.8%)。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執行總監黃槿先生今作出以下建議:

1.    受訪者對於香港生命科學領域的就業前景持更加樂觀態度,其中「極為樂觀」的比例顯著高於過往。他們在選擇留在生命科學和/或生物技術相關行業發展方面的決心亦增強,「十分有決心」及「極有決心」的回應比率明顯提升。

2.    就實習機會的吸引力而言,香港較中國內地高。香港亦是受訪者心目中的實習首選地點,相較於其他中國內地的城市更受歡迎。

3.    受訪者最希望於研究實驗室和製藥公司實習,且跨國企業更受其歡迎。

4.    這些結果顯示香港政府近年來積極促進生物科技及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成果,令學生對於香港在這些行業的前景抱有更大信心。這對於吸引人才產生了正面影響。

5.    政府應藉此時機積極採取更多措施,鼓勵更多學生在香港發展,同時吸引國內外學生來港學習和研究。

6.    鑑於學生對研究實驗室和製藥公司展現出較大的興趣,政府可以主動與本地或在本地設有分支的實驗室及製藥企業合作,推出實習計劃,為學生提供在實驗室和製藥公司中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的機會。

7.    加強與深圳/河套區的實驗室及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提供研發、檢測、及人工智能範疇的實習機會。

8.    本會踏入五週年,將建立一站式平台,為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畢業生,提供升學資訊、行業趨勢和工作空缺。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五周年誌慶 繼往開來未停步

望助香港和大灣區成為全球領先生命科學和技術中心

HKLSS

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學專業人才的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HKLSS),昨晚於AIRSIDE舉行五周年誌慶活動。HKLSS諮詢委員會成員、師友計劃導師、參與計劃的僱主、計劃學員和畢業生,以及各合作夥伴等約200 名貴賓聚首一堂,同賀HKLSS 為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提供廣泛就業機會,助年青學生立足本港,放眼內地,同時吸引非本地生留港發展,將香港和大灣區定位為中國內地乃至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和技術中心。

HKLSS

一眾嘉賓慶祝HKLSS五周年誌慶

HKLSS 於2018 年成立,旨在透過知識交流、跨界協作和公眾參與,吸引、扶掖和凝聚人才,為香港構建充滿活力的生命科學生態系統。成立五年以來,HKLSS 已擁超過2000 名會員,在本港及內地有50 個合作夥伴。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致歡迎辭時表示:「HKLSS 會繼續致力加強才管道並促進生命科學界的發展。我們將加強人才傳輸,將香港和大灣區定位為中國內地乃至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和技術中心。」

HKLSS

HKLSS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致歡迎辭

自2019 年在上海啟動夏季實習計劃,HKLSS已協助180 名學生完成實習,當中有97% 學生畢業後留在生命科學專業工作或繼續進修。張續指:「配合『搶人才』,我們致力吸引和留住非本地學生,並鼓勵他們選擇香港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研究和組成科技公司的首選地點。我們亦透過不同活動,包括研討會及工作坊等,鼓勵香港和海外非本地學生在香港和內地從事生命科學事業。以及促進科學傳播並提高人們對生命科學重要性的認識。透過這些努力,HKLSS 旨在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並對生命科學生態系統產生積極影響。」

HKLSS

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先生致開幕辭

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先生致辭:「特區政府近年大力發展生命科學,並致『搶人才』。除了積極培育本地人才,同時要吸引外來人才留港發展。感謝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成立五年以來,設立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支持優秀的本科生於本地六所大學攻讀生命科學或生物醫學課程,更成立師友計劃及開設夏季實習計劃。這些『築巢引鳳』的舉措,有助本地及內地學生及早探索行業發展,在過程中妥善支援,為創科行業和香港留住人才。在此祝願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有更多個五年,培育更多年青新血,共同為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努力。」

HKLSS

袁國勇教授致辭時勉勵學生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諮詢委員會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以自身臨床微生物學家和傳染病醫生的歷程,勉勵學生:「科學的目的在於揭示隱藏在表面之下的東西,或簡單地說,就是發現。不論要成為出色的醫生或科學家,你都要有良好的核心價值觀 —— 公平、同情、謙遜和卓越,要有批判性思維, 並與核心價值觀進行比較。我們也要習慣反思自己每天說的話和做的事,更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年青人必須要有團隊精神,尊重他人,並對其他團隊成員的需求敏感。」

自2019 年師友計劃成立以來,已邀得近100 位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相關行業的專家參與,有逾330 名學員受惠。兩組導師及學員昨亦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師友計劃做到教學相長,學員表示透過計劃能更深入認識行業的發展機會,對日後職業發展和決策都甚有幫助。其中一名學員完成計劃後,今年更成為青年導師,他相信透過計劃能洞悉個人優劣、建立通才及專業技能和成立個人品牌。因而,他希望在成為導師後,促進學員的個人發現旅程,提供就業意見。他相信學員能從不同年代的導師,得到不同但可互補的建議和靈感。

第五屆的師友計劃已從眾多申請人當中,選出100 名學員。今屆計劃邀得80 名專業導師參與,其中包括三名新的青年導師。導師當中亦不乏知名人士,包括創新診斷科技中心營運總監陳思例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何善衡生命科學部副教授張曉東先生、HKLSS創辦人及主席暨南豐集團行政總裁張世成先生、李氏大藥廠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小羿博士及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先生等。

展望未來,HKLSS將繼續致力投資人才培養,並與初創公司和科學組織建立更緊密關係。透過這些努力,HKLSS 旨在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並對生命科學生態系統產生積極影響。HKLSS稍後亦會發布連續三年追蹤相關學科大學生的民調結果,以及推出加強版的升學及就業支援服務。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師友和夏季實習計劃 申請人數再創新高 有志者遍布海內外

		Record-High Applications from Local and Overseas Aspirants Received for HKLSS Mentorship Scheme and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簡稱HKLSS或本會)的兩項重點年度計劃 - 師友計劃和夏季實習計劃,今年反應熱烈,於1月15日報名限期前,合共收到700份申請,較往年倍增,當中更有不少學生來自海外,如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今年適逢本會五周年誌慶,我們將於3月舉行五周年慶典暨師友計劃啟動禮,屆時業界翹楚和年輕學子將聚首一堂,展開新一輪承傳之旅,以達至本會致力培養生命科學專業人才的宗旨。

賀五周年誌慶  抓大灣區機遇

今年,本會邁向成立五周年的里程碑,將舉辦多項活動,凝聚業界,促進公眾參與,繼續肩負培育優秀人才的使命,推廣香港生命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展望未來,本會將加強與本地院校和大灣區企業合作,為學生籌劃更多本港及內地的考察團、實習機會和座談會等,鼓勵年青人立足香港的同時,亦放眼內地。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執行總監黃槿教授喜見兩項計劃申請數目上升,今屆不乏QS世界大學排名頭100位的學生申請,而很多海外學生均有意回港實習。本會希望吸納更多國內外人才,為香港構建充滿活力的生命科學生態系統。

號召業界精英 齊心扶掖後學

為期一年的師友計劃,一直是本會的重點項目,深受學員和業界歡迎,自2019年創辦至今,導師與學員人數按年遞增。今年計劃踏入第五屆,已邀得近100名專業導師參與,包括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相關行業的專家、年輕創業家和資深管理層,如南豐集團行政總裁張世成先生、香港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李康善教授、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先生、李氏大藥廠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小羿博士及滙橋資本集團董事彭志安先生等。

至於學員方面,本會現正進行甄選,將於眾多申請者中挑選約100人參加。計劃的對象為年滿18歲、修讀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有興趣的畢業生或就讀其他科目的學生,本會也會作個別考慮。遴選過程結束後,我們將按照學員的背景和意願,以業務拓展、創業、生命科學相關投資、科學傳播、研究開發及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ESG)等專業範疇作分類,配對予相應的導師。每位導師將獲派一至兩名學員,並定期與他們會面,親身分享寶貴經驗與成功心得。

曾參加師友計劃,將由學員轉變為計劃青年導師的王逸君博士表示:「上屆計劃有幸獲李氏大藥廠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小羿博士指導,分享由初創發展到大型企業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挑選合適投資者等一系列經驗,讓我收穫良多。」

擴展內地版圖 實習研學俱備

「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報名情況亦相當踴躍,研究生申請人數更為歷屆之冠。計劃每年向大學生提供六星期的實習機會,帶領他們走出校園,於初創企業、風險投資公司、非政府組織、醫療及製藥公司工作,近距離接觸尖端的研究和科技,與業界人士一起探索業界的發展。

去年,計劃首次同時涵蓋香港及上海兩地的機構,今年將進一步延伸至深圳。此外,我們亦與內地生物科技企業合作,於無錫及上海開展為期一星期的夏季研學之旅,讓實習生深入了解長三角的生命科學發展趨勢,並認識中港企業文化。計劃現正處於遴選階段,更多詳情將稍後公布。

作為計劃參與公司之一鼎豐生命科技總監蔡劭暘女士與實習生們仍保持緊密聯繫,得知過往實習生參加計劃後了解到畢業後的方向甚廣,研發或擔任教授不再是唯一出路,實習後更可向多方面發展。

HKLSS即將邁向五周年,未來會繼續培育更多人才,推動生命科技行業發展。更多有關五周年誌慶活動,請瀏覽此連結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 「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2023/24頒獎典禮

善用AI面試技術 改革遴選流程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簡稱HKLSS或本會)剛於10月14日舉行「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獎學金計劃)頒獎典禮,向10名優秀的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本科生頒發獎學金,以示嘉許。今屆的遴選過程,本會特意引入人工智慧(AI)技術,從多角度評核申請者的才能和軟技巧,務求選出最具潛力的學生。

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cholarship Awards 2023/24 - Mr Vincent Cheung, Mr Charles Ng, guests and awardees

本會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本會副主席梁錦松先生、主禮嘉賓吳國才先生、評審、各大專院校代表與獎學金得獎者

AI配合專業評審 按業界標準選才

獎學金計劃設兩輪面試,所有申請均經過專業評審的嚴格遴選。在首輪面試,本會引入了AI技術,深入了解每一位申請者,評估其解難能力、願景與創業思維、溝通技巧、協作與自我學習能力。面試期間,學生須在限定時間內作答,以考驗其反應和心理素質;其時,AI程式亦會根據學生的面部表情,分析其自信心及即場反應。

獲挑選的候選人在第二輪面試,由業界專家組成的選拔小組,按行內標準和當前行業趨勢,評估學生的潛力和合適度。

評審皆對學生超乎預期的優秀表現,感到喜出望外,認為學生經歷了過去數年的網課體驗,已熟習線上系統的運作模式。是次AI技術的應用,把面試流程自動化,助本會處理大量申請,提高整體效率。

報名踴躍 得獎者背景多元

今屆獎學金計劃反應熱烈,共收到來自六間本地大專院校逾110份申請,申請者背景多元化。脫穎而出的10名得獎者,分別為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學生,正攻讀生物醫學、生物技術、獸醫學、藥劑學等。本會期望透過支持不同學科的學生,誘發突破性研究,鼓勵創新思維,推動跨學科合作 ,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未來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cholarship Awards 2023/24 - Mr Charles Ng, Guest of Honor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執行總裁吳國才先生致辭

頒獎典禮由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執行總裁吳國才先生主禮,本會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擔任頒獎嘉賓。本會亦邀請了各大專院校代表和獎學金提名人出席,冀在活動上匯聚不同專業範疇的機構,增進多方交流。

兼附豐富體驗 培育全面領袖

本會於2022年成立獎學金計劃,致力支持表現卓越的本科生,在本地大學攻讀生命科學或生物醫學課程。今年,獎學金計劃踏入第二屆,本會特別要求學生在提交申請時,以生命科技融入社區為題,建議有效方案,以貫徹本會著重實踐和社會應用的宗旨。

每位得獎者除了獲頒港幣五萬元獎學金,亦可參與本會為期12 個月的師友計劃,以及優先申請本會的夏季實習計劃。獎學金不僅助學生專注學業,其附帶的多元學習良機,還可擴闊學生眼界,豐富其學術和專業經驗,支持他們作全面發展,培育他們成為生命科技產業的未來領袖。

今屆獎學金得主之一、就讀香港大學生物醫學三年級的庄澤萱,衷心感謝本會的支持:「獎學金讓我得以參與師友計劃,更有望獲得實習機會,我感到非常興奮。我希望認識行內專家,從他們身上學習,提升技能,拓闊人際網絡。我將繼續全力以赴,努力取得更優異的學術成績,並致力回饋社會,為生命科技的發展作出貢獻。」

2023年生命科學夏季實習計劃 圓滿結束 32名大學生獲寶貴港滬體驗

六星期工作實習 40小時啟迪活動

HKLSS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2023 - Opening Ceremony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後以「本會」或本會英文名首字「HKLSS」簡稱)2023年夏季實習計劃(計劃)已於8月30日圓滿結束。今屆共16間位於香港和上海的生物科技相關企業參加,兩地同步為32名實習生,提供為期六星期的全職工作體驗。計劃期間,HKLSS於港滬舉辦逾40小時的啟迪活動,包括參觀、講座和工作坊等,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生物科學在業界的趨勢,致力促進年青人才的實踐機會。 

盧煜明教授悉心教導 科研技術予實習生

今屆啟迪活動的重點項目,是由HKLSS副主席、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 SBS, JP親自帶領學生,參觀其創辦的創新診斷科技中心。中心在國際科研界舉足輕重,旨在利用最前沿的分子診斷學技術,開發基於血液與其他體液中的無細胞核酸診斷,特別是產前檢測和癌症相關的嶄新診斷技術。這些研究領域有望加速液體活檢的應用,勢能推動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的分子診斷中心。

參觀期間,盧教授還向學生詳細介紹針對單基因疾病,以及其他妊娠相關症狀而研發的技術,更即席展示科研器材。是次難能可貴的體驗,學生有幸近距離認識科學領域的創新技術,不僅增進專業知識,還激發他們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實在是獲益良多。盧教授於參觀後更與實習生午膳並分享科研路上的小插曲及見聞。

HKLSS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2023 - Visit to Centre for Novoustics

盧煜明教授帶領學生參觀其創辦的創新診斷科技中心

反應熱烈 港滬知名企業加盟

秉承著培育年青人才的理念,計劃自2019年首辦以來,每屆均報名踴躍。今年,本會從超過300份申請,遴選出32名來自海內外不同院校的學生,安排他們到港滬頂尖醫療、製藥、風險投資和生物科技公司實習,以親身體驗行業的創新發展。

計劃同時深得業界支持。參與公司包括多間跨國企業,如極目生物 (Arctic Vision) 、阿斯利康 (AstraZeneca)、康禧全球投資基金 (Delos Capital)、南豐生命科技 (Nan Fung Life Sciences)、先聲藥業 (Simcere) 、兆科眼科 (Zhaoke Ophthalmology) 等。

為了鼓勵學生申請,HKLSS與海內外院校合作,如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等,於校園內推廣計劃。HKLSS還協助有需要人士,申請特區政府的創科實習計劃津貼,支援更多有志於行內發展的年輕人參加計劃,以貫徹本會凝聚生命科技人才的宗旨。

開幕活動精彩 翹楚雲集

計劃於6月27日正式啟動。當天在港舉行的開幕典禮,承蒙多位貴賓出席,包括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 JP作開幕致辭、HKLSS 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作歡迎辭和HKLSS諮詢委員會成員兼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徐立之教授, GBM, GBS, JP進行主題演講;香港中文大學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主任蒙美玲教授、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高級總監張偉倫先生,以及南豐作坊總經理 —— 南豐作坊主管(亞洲)Cintia Nunes女士,則一起參與專題討論。

6月30日,計劃移師上海設歡迎晚宴。HKLSS諮詢委會員成員兼德琪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梅建明博士,和極目生物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胡海迪博士均應邀致辭。

多元化內容 開拓學生視野

計劃內容涉獵甚廣,除了工作體驗,還率領實習生到訪多間港滬企業,包括國際知名製藥企業羅氏製藥 (Roche) 和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的上海總部,以及墨卓生物科技等,為實習生全面剖析業界的發展機遇。

此外,HKLSS舉辦了不同主題的講座,廣邀業界精英,與實習生分享交流,開闊其眼界。講者包括HKLSS諮詢委員會成員、博才康濟創始人兼行政總裁何江穎女士,和連智領域區域副總監(生命科學及人力資源)朱家樂先生。二人分別細述內地及本港行業概況,以及生命科學畢業生的各種出路。

HKLSS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2023 - Closing Ceremony

HKLSS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與一眾實習生

掌握知識 抓緊行業機遇

HKLSS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表示:「我們希望實習生接觸行內不同範疇的工作,探索學術以外的職業選擇。」生命科技界機遇處處,畢業生不單可從事科研工作,亦可投身業務拓展、投資、政策研究、檢測或營銷等專業領域。計劃成功加深學生對業界的了解,亦有助他們建立行內人際網絡。

HKLSS即將踏入五週年,本會將一如以往,克盡所能,培育生物科學人才,並竭力將計劃推廣至更多地區,從而構建活躍的生命科技生態系統,繼續填補本地相關資助實習計劃的缺口。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舉辦「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2022頒獎典禮

以支持優秀本科生   培育香港生命科學人才

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cholarship Awards 2022 - Presentation Ceremony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簡稱HKLSS或本會)於早前設立了「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以支持優秀的本科生於本地六所大學攻讀生命科學或生物醫學課程。經過專業評審篩選,最終共有13位學生獲獎,分別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以及香港大學。獎學金計劃於2022年11月26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邱達根議員以主禮嘉賓身份出席頒獎禮,並鼓勵各獲獎本科生,邱議員致辭時提到:「現時本地及中國內地均非常重視科技發展,香港政府更以成為國際科技中心為目標,因此最需要的就是科技人才。感謝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在適當的時機設立獎學金計劃,為未來科技行業培育人才。」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創辦人及主席張世成先生在授予獎狀後表示,本會將於未來數年專注於協助生物科技的創新和技術發展,著力培養年輕人才,以幫助他們融入生命科技行業為目標。

此外,頒獎典禮更有不同院校的代表出席,表揚獲獎學生的傑出學術成就,包括香港大學副校長(教學)何立仁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李康善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教育)及生物醫學學院副院長(本科生教育)劉雅善博士、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副教授劉凱教授,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副學生輔導長暨事業策劃中心主管鄧藹儀博士。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首年度投放了高達100萬港元予獎學金計劃,每位得獎者在修讀本學年時可獲得五萬港元的獎學金,並保送本會師友計劃裝備未來職場所需的知識和技巧,以及優先申請本會夏季實習計劃。

得獎者均表示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使他們獲益良多,不單是學術層面的幫助,更可從實踐中學習更多生命科技的行業知識。其中獲獎學生蘇柏安說:「這項獎學金計劃旨在為生命科學專業的學生提供有關生物技術行業發展的知識和經驗,師友計劃和實習計劃讓我們了解關於生物科技企業的運作方式,使我能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另外一位學生曾鈺華感激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給予寶貴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成為生命科學的專才。她表示:「學校提供充裕的教育資源,但在實踐方面始終有所限制。獎學金計劃剛好填補這個缺口,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讓學生了解有關未來進修和發展事業的領域,包括研究、創業和醫療保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