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加入我们
Class Name
item-p
Type ID
press
Background Image
Class Name - Home page
deco_b.svg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 x 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合办 “生命科学企业家会议 — 汇聚香港与瑞士观点”

conference 2025

为推动生命科学企业间的思想碰撞及促进科技创新及投资,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KLSS)与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合办“生命科学企业家会议”,并获香港投资推广署赞助。今午的会议汇聚来自香港和瑞士的顶尖专家、创业家及投资者,分享在生命科学领域创业及投资的独到见解和具体经验,分析两地科创生态圈的异同和未来创业趋势,从而挖掘潜在的投资和合作机会,以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女士在预先录制的演讲中,感谢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和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为两地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分享和合作机会。她表示,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创新科技发展。政府采取以产业为导向的策略,识别出具有优势和战略重要性的技术产业,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先进制造和新能源科技。为充分利用香港在科研方面的优势,政府已拨款60亿元支持本地大学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促进跨院校、跨机构和跨学科在生命健康科学研究的合作。政府亦会继续支持企业家、研究人员和科研机构,将香港打造成为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作为大湾区的一部分以及通往中国内地和亚太经合组织的门户,香港拥有独特的研发和商业机遇。

瑞士驻港总领事范鸿飞先生(Daniel Freihofer)表示:“让香港和瑞士的优秀人才共聚一堂,交流想法、分享经验并激发新合作机遇,肯定能强化两地本已密切的联系。瑞士拥有超过1,000家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公司,涵盖从制药和医疗技术到新一代疗法的所有领域。另一边厢,香港的生物科技行业目前已见到瑞士参与的身影,并且有越来越多瑞士初创公司和投资者视香港为扩展和合作的地区。合作一直是突破性创新的驱动力,我深信是次建立的联系将有助塑造两地生物科技的未来。”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副主席、南丰集团董事长及新风天域集团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梁锦松先生表示:“生命科学属科研的前沿领域,回应环球重大挑战及急遽变化。转化研究,特别在生物医学范畴,需要高度训练的人才、跨学科合作、成熟的资本市场及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承托。会议作为本会今年首个重点活动,汇聚来自瑞士、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翘楚,共同探讨生命科学领域创业及投资的当前及未来趋势。我期望呼应本会两大愿景:一是促进国际和跨学科交流合作;二是助力香港定位为生命科学人才培育、研究和投资基地,为香港及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拥有逾10年医疗健康企业投资经验的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副主席及BERNINA BioInvest行政总裁Dr Bettina Ernst指出:“今天的活动提醒我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力量。不论是初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还是研究人员与企业家之间,通过瑞士与香港之间的连结,我们不仅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也是共同塑造生命科学的未来。学术界、政府及业界领袖之间的思想交流展现了推动这领域发展所需的合作精神。我谨向所有讲者、专家、主持人和参与者致以衷心感谢,共同让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瑞士香港专家分享 杰出初业获邀演示

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唐秋嵩博士率先为与会者带来主题演讲《催化香港生物科技的创新:连结瑞士优势与中国生态》。他强调,罗氏致力于通过战略合作推动生物科技创新。通过加强产业合作伙伴关系,借助中国的创新能力,以及香港、中国内地和瑞士之间多样化的研发优势互补,所创造出的协同效应将能够释放潜力并加速增长,最终为全球生命科学的突破做出贡献。

HAYA Therapeutics SA首席运营官Dr Eric Adam分享该公司在生命科技领域聚焦研发RNA(核糖核酸)治疗技术以进行细胞重编,用作治疗罕见病和慢性疾病。他介绍了公司的主打项目为开发治疗心脏衰竭的药物,预计明年进入1a期临床试验。

交流亮点之一是多间杰出的初创企业获选在演示环节,向同业介绍其技术及产品。瑞士的初创企业Memo-Therapeutics AG的行政总裁Mr Erik van den Berg、CDR-Life AG 的行政总裁Dr Christian Leisner及Synendos Therapeutics AG的行政总裁Dr Andrea Chicca透过视像直播参与,介绍他们的企业理念及领先技术。演示环节设互动提问,由滙桥资本集团私募总监周于婷女士主持。

香港方面,则有倍灵科技行政总裁梁立慧博士、引正基因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郑宗立博士及极目生物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胡海迪博士参与演示环节,由惠理集团合伙人(医疗投资)、银镖资本创始人梁传昕博士主持。

两地互相借鉴发掘投资与合作新机遇

会议亦进一步探入探讨投资生命科学生态圈,NewBiologix行政总裁及联合创办人及FONGIT总裁Dr Igor Fisch透过视像直播阐述孵化初创企业的经验。设于日内瓦的非牟利基金会FONGIT,通过提供专业指导、资金及实验室等资源,支持研究转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平台至今已支持超过220家生物科技初创企业,并造就逾250项专利和新产品。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咨询委员会成员、泰欣资本倍宝加速器首席执行官许安颂先生亦带来立足香港的观点。他成立专注投资于早期生物医学的加速器,提出初创要稳建发展应实践的要点,包括清楚监管要求、完全市场导向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良好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推广。他形容和瑞士相比,香港拥有相近的人口、学术环境及自由经济,但仍需时赶上瑞士累积百年的转化科研经验,期待香港本土培育的药剂业龙头将来能与瑞士并驾齐驱。

讨论环节由瑞士合办单位代表Dr Bettina Ernst主持,与Dr Eric Adam、许安颂先生、香港科技园公司生命健康科技高级总监刘思雅博士、香港青年科学院院长岑浩璋教授及投资推广署总裁(创新及科技)黄炜卓先生畅谈对促进香港生命科学生态圈蓬勃发展的见解。他们亦比较两地生态圈发展的异同,期盼两地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发掘新的投资与合作机遇。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 「香港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2024/25颁奖礼

兼享行内学习良机 全面培育未来领袖

scholarship 2024/25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简称HKLSS或本会)刚于10月12日假南丰集团位于AIRSIDE的总部,举行 “香港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 (奖学金计划)颁奖礼,向10名表现卓越的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本科生,以示嘉许。 继去年运用人工智能(AI)面试技术后,今届的遴选过程亦沿用相同模式,先初步评核申请者的才能,及后进行第二轮面试,务求选出最具潜质的学生。 

提名逾百得主来自本地五大学 

本会于2022年成立奖学金计划,致力支持于本地大学攻读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课程的优秀本科生。 一如既往,今届提名反应热烈,收到逾100份提名。 脱颖而出的10名得奖者,分别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二或三年级学生,正攻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

每位得奖者除了获颁港币五万元奖学金外,亦将参与为期12 个月的师友计划,并可优先申请本会在香港、深圳和上海举办的夏季实习计划。 奖学金不仅助学生专注校内学业,其附设的行业学习机会,可让学生扩阔视野,拓展人脉,作全面发展,从而培育他们成为生命科技产业的未来领袖。

得奖者除了成绩优异,还需心怀学术和职业抱负。 遴选过程设两轮面试。 参考了去年的成功经验,首轮面试续以AI技术,评估申请者的才能和软技巧。 次轮面试则由业界专家主持,包括来自初创企业、生物医学中心及生物科技公司的代表。 他们按行内标准和行业趋势,评估学生的潜力和合适度。

颁奖典礼 促进业界多方交流

intern closing

投资推广署总裁(创新及科技)黄炜卓先生主礼和致辞 

典礼由投资推广署总裁(创新及科技)黄炜卓先生主礼和致辞,本会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担任颁奖嘉宾。

本会执行总监黄槿教授致辞时说: “今年是本会五周年志庆,我们一直透过促进知识交流、协作和参与,吸引、培育和凝聚香港的生命科学人才,强化本地的生命科技生态系统。 奖学金不仅对学生过去的努力予以肯定,更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他们未来在生命科学的专业发展。” 

各大专院校代表和奖学金提名人亦应邀出席,本会冀在活动上汇聚不同专业范畴的机构,增进交流。

学子致谢 感激协助奠定路向 

席间,两位奖学金得主代表全体得奖者分享感言。 香港大学生物化学二年级生付天露说: “十分感谢HKLSS颁发奖学金,让我可继续投入生物科学研究,并可望日后修读博士学位。 待我学成归来,希望以我的专长,协助香港和大湾区市民活得更健康长寿。” 

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科技及商学三年级生Printer Roshni Olga道: “我希望为尚未有良方的病症研发创新疗法。 有了奖学金,我向目标更迈进一步; 而师友和夏季实习计划,亦有助我找到自己在港的发展方向。”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 2024年「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参与人数创新高

计划首扩至深圳 三地跨城市交流助学生规划职涯

intern closing

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KLSS)自2018年创办至今,夏季实习计划一直深受欢迎,今年第6届申请人数以及最终取录人数均创新高。实习计划过往为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香港及上海两地的实习机会,本年度更首次将计划扩展至深圳,帮助学生加深了解中国内地生命科学产业前沿发展和技术革新。本年度夏季实习计划于上周六举行闭幕礼,让参与的机构代表及嘉宾见证实习生的成长。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 “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 于每年7月初至8月中进行,为期6周。本届计划收到逾400份申请,当中更有不少学生来自海外,最终选出42名来自本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分别到香港、上海及深圳的初创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医疗及制药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等共23间机构实习,近距离接触尖端研究和科技,为未来职涯做好准备。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执行总监黄槿教授致辞时表示: “生命科学人才及早探索行业内不同的职涯及扩阔视野,能为其未来发展带来莫大禆益,故本会自2019年起推出夏季实习计划,实习生通过在香港、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能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学习。这种跨城市的合作对共同培养下一代生命科学领导者至关重要。”

黄槿教授补充: “在实习计划开始前,我们也与香港无锡商会合作,在无锡和上海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夏季研学之旅,实习生藉此机会深入了解长三角的生命科学发展趋势,这些是单独在香港较难获得的视野。”

计划首扩展至深圳 雇主与学生同得益

位于深圳的希格生科(Signet)是首次参与计划的雇主。其研发副总裁卓鉥博士对此次公司能够参与合作感到十分高兴,他指出Signet坐落河套深港合作区,希望能吸引香港优秀人才来实习与交流。卓鉥博士表示: “我们公司专门为实习生制定了一套针对性及系统化的培训,包括类器官平台到药物管线,让学生能在六星期内得到更多经验。” 他亦赞叹香港学生富有全球视野及沟通能力, “他们的创新思维都十分出色,能有效分析及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工作环境更丰富,对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创新的研发企业而言,这种文化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实习计划助海外生未来职业规划

本届参与夏季实习计划的学生中,有16名学生来自海外大学。其中就读香港大学-剑桥大学本科计划(自然科学)的潘智琳,今年暑假通过HKLSS加入Signet的研发部门进行实习。她表示: “我觉得深圳的生命医药发展属全国前列,而深圳是大湾区的枢纽,与香港共同发展,非常有潜力。在深圳实习时,能与不同文化的同事交流,他们都很有干劲及探索欲。”

她亦表示通过这次实习,对未来职涯发展有了更具体的想像,例如亲身体验了实验室工作的模式及实验流程等。她寄语其他考虑参与实习计划的学生: “在实习期间,可以多与身边同事交流和沟通、勇敢发问和向前辈学习,好好享受这个实习,因为这是一个可以学习与探索的宝贵机会。”

深入了解河套发展

今年参与HKLSS夏季实习计划的研究生亦创新高,在香港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的谢加亦选择到深圳实习,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谢加认为以研究生身分参与实习好处甚多: “除了可以扩阔眼界,让我了解日后发展路向外。我相信对日后的雇主而言,曾参与实习的研究生较有经验及有准备,成为求职时的优势。起初在深圳实习固然要适应文化差异,但逐渐我亦了解到他们使用的设备与工作环境,与香港的水平非常接近,故我们也会容易适应。”

参与实习计划的学生都表示HKLSS的实习计划受校方及不同企业认可,亦有不同工作坊、参观及交流活动,有助他们深入了解及装备未来职业发展路向。HKLSS会继续加强与深圳及及河套区内的实验室及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未来会把研习活动推展至更多地点,望为本地及海外学生提供更多研发、检测及人工智能等范畴的学习机会。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河套合作区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合作协议交换仪式

hklss

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KLSS)早前进行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相关学系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内地生命科学实习机会吸引,其中 “深圳” 亦是部分受访者首选实习地点。 HKLSS上周五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河套合作区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合作协议,每年为修读生命科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同时是国家 “十四五” 规划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拥有 “一河两岸、一区两园” 的独特区位优势。 合作区由深、港两个园区组成,分别由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和香港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执行总监黄槿教授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华海宁先生,于上周五在香港进行合作协议交换仪式,望利用深圳园区的独特优势,双方共同推动深港两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建设国际科技人才创新高地。 

黄槿教授表示: “本会积极与内地致力发展生命科学的单位接洽,希望能为本港生命科学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了解内地生命科学发展机会,协助本港及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生命科学枢纽。 我们很高兴是次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订立合作协议,相信能支持我们的学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促进深港协同创新及融合。”

按《河套合作区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协议,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会于首年提供约10个名额予本港年满18岁、修读生命科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让他们在合作区深圳园区生命科学领域机构及企业实习。 实习将于每年7月初至8月中进行,为期6周。 

HKLSS早前公布,辖下两项重点年度计划 —— 师友计划和夏季实习计划,今年反应热烈,于今年1月15日报名限期前,合共收到700份申请,较往年倍增。 其中,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的研究生申请人数更创历届之冠。 实习计划自2019年启动以来,为大学生提供香港及上海两地的实习机会,因应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顺利落实,今年夏季的实习将首度延展至深圳。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 连续三年进行《生命科技人才培训调查》

受访者对本港生命科学前景更感乐观 留在行业发展显决心

hklss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不同政策打造香港成国际创科中心,包括为生命健康科技的发展提供配对资助。 今年2月底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亦强调,本港生命健康科技的基础科研实力深厚,具备条件成为国际生命健康科技中心,推出措施包括以60亿元资助本地大学跟海内外机构合作,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及在河套区设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和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等。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HKLSS)自2021/22年度起,连续三年进行问卷调查,今公布2023/24年度调查结果。 

《生命科技人才培训调查》于2023年12月中至2024年2月中进行,共收到301份回应。 是次调查同时跟2022年度201份回应及2023年度的304份回应作比较,三个年度的受访者均为修读生命科学相关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五年内毕业生。 受访者中有86.5%来自本地七间大学,本地和非本地学生/毕业生各占约一半(本地54.4%,非本地45.6%),近六成(56.2%)受访者是女性。 

对香港生命科学就业前景乐观 

本年度调查中,有23.5%受访者对香港生命科学的就业前景感到极度乐观,显著较过往两届高(2022/23年度16.6%及2021/22年度10.1%)。 逾八成人(82.2%)表示有决心毕业后留在生命科学和/或生物技术相关行业发展,数字较往年多;其中39.9% 受访者表示 “极有决心” ,同样显著高于过往两届(2022/23年度33.2%及2021/22年度24.8%)。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创办人及主席、南丰集团行政总裁张世成先生对是次调查结果感到鼓舞: “本会成立五年以来,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学人才,亦希望将人才留在本地及内地发展。 是次调查反映更多受访者对本港生命科学的就业前景感到乐观,并有决心留在行业发展,本会感到十分鼓舞。 香港政府强调本港具备条件成为国际生命健康科技中心,并投放不同资助,本会亦希望透过各项活动(包括夏季实习计划、师友计划及奖学金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生命科学就业支持,协助本港及内地打造成国际生命科学枢纽。”

本地及跨国企业生命科学实习机会最吸引

有八成半受访者(85.7%)认为本地生命科学实习机会吸引,当中认为极度吸引的超过四成半(45.8%)。 另外,超过一半受访者(54.8%)认为内地生命科学实习机会吸引,相比上年度的47.0%上升了7.8个百分点。 被问到喜欢到中国哪个城市实习,“香港” 为七成人首选(73.1%),与过往两届相若。 其次,也分别有16.0%及7.0%受访者选择 “上海” 及 “深圳” 为首选实习地点。 

如过往两届一样,最多受访者(58.8%)想在跨国企业实习,并较上届(48.7%)多。 行业方面,最多受访者(31.9%)首选于实验室/临床研究公司实习,制药公司紧随其后(24.9%)。 而风险投资/基金行业有上升趋势,以此作为首选实习行业的受访者较往年增加(本年度为20.9%,2022/23年度为15.5%)。 

受访者对研究与开发(77.7%)实习领域最感兴趣,其他依次为实验室研究(58.8%)、业务发展(42.5%)、数据分析(39.2%)及金融与投资(36.5%)。

校内就业中心支持有限 受访者宁自行研究

调查发现,只有一半受访者(51.2%)曾使用过校内就业中心的服务,比去年度稍跌(58.5%)。 43.4% 受访者认为校内就业中心对制定其生命科学的深造/职业规划有 “一般帮助” 。 会向他人寻求有关职业或深造建议的受访者中,最多会向教授(66.2%)寻求建议,其次会自行研究(63.0%)及向朋友请教(55.9%)。

实习计划最有助未来就业发展

本会今年踏入五周年,在过往亦有举办不同活动培育生命科学人才。 问卷亦了解受访者对支持服务的期望和评估。 最多受访者(67.3%)认为国际实习计划(不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较有帮助,其次为师友计划——行业导师(61.6%)、与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建立联系(59.8%)、跨学科活动(57.3%)及为主修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学生而设的奖学金计划(51.6%)。 而本会今年拟增设的一站式求职平台,则有43.4%受访者反映较有帮助。 

至于吸引受访者申请生命科学实习计划的原因,排名 "三甲" 与上届调查一样,本年度最多受访者(87.4%)认为实习计划能帮助未来就业发展,76.1% 表示参与实习是想 “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73.8% 是希望与生命科学专业人士建立联系。 此外,61.8% 期望通过实习寻找未来进修或研究的路向,比去年度的调查上升一成(10.8%)。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执行总监黄槿先生今作出以下建议:

1.    受访者对于香港生命科学领域的就业前景持更加乐观态度,其中极为乐观的比例显著高于过往。 他们在选择留在生命科学和/或生物技术相关行业发展方面的决心亦增强, “十分有决心” 及 “极有决心” 的响应比率明显提升。 

2.    就实习机会的吸引力而言,香港较中国内地高。 香港亦是受访者心目中的实习首选地点,相较于其他中国内地的城市更受欢迎。

3.    受访者最希望于研究实验室和制药公司实习,且跨国企业更受其欢迎。

4.    这些结果显示香港政府近年来积极促进生物科技及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成果,令学生对于香港在这些行业的前景抱有更大信心。 这对于吸引人才产生了正面影响。

5.    政府应借此时机积极采取更多措施,鼓励更多学生在香港发展,同时吸引国内外学生来港学习和研究。

6.    鉴于学生对研究实验室和制药公司展现出较大的兴趣,政府可以主动与本地或在本地设有分支的实验室及制药企业合作,推出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在实验室和制药公司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机会。

7.    加强与深圳/河套区的实验室及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提供研发、检测、及人工智能范畴的实习机会。

8.    本会踏入五周年,将建立一站式平台,为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毕业生,提供升学信息、行业趋势和工作空缺。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五周年志庆 继往开来未停步

望助香港和大湾区成为全球领先生命科学和技术中心

HKLSS

 一直致力培育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KLSS),昨晚于AIRSIDE举行五周年志庆活动。 HKLSS咨询委员会成员、师友计划导师、参与计划的雇主、计划学员和毕业生,以及各合作伙伴等约200 名贵宾聚首一堂,同贺HKLSS 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广泛就业机会,助年青学生立足本港,放眼内地,同时吸引非本地生留港发展,将香港和大湾区定位为中国内地乃至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和技术中心。

HKLSS

一众嘉宾庆祝HKLSS五周年志庆

HKLSS 于2018 年成立,旨在透过知识交流、跨界协作和公众参与,吸引、扶掖和凝聚人才,为香港构建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生态系统。 成立五年以来,HKLSS已拥超过2000 名会员,在本港及内地有50个合作伙伴。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致欢迎辞时表示: “HKLSS 会继续致力加强才渠道并促进生命科学界的发展。 我们将加强人才传输,将香港和大湾区定位为中国内地乃至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和技术中心。 ”

HKLSS

HKLSS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致欢迎辞

自2019 年在上海启动夏季实习计划,HKLSS已协助180 名学生完成实习,当中有97% 学生毕业后留在生命科学专业工作或继续进修。 张续指: “配合『抢人才』,我们致力吸引和留住非本地学生,并鼓励他们选择香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研究和组成科技公司的首选地点。 我们亦透过不同活动,包括研讨会及工作坊等,鼓励香港和海外非本地学生在香港和内地从事生命科学事业。 以及促进科学传播并提高人们对生命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透过这些努力,HKLSS 旨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并对生命科学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HKLSS

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邱达根先生致开幕辞

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邱达根先生致辞: “特区政府近年大力发展生命科学,并致力『抢人才』。 除了积极培育本地人才,同时要吸引外来人才留港发展。 感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成立五年以来,设立香港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支持优秀的本科生于本地六所大学攻读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课程,更成立师友计划及开设夏季实习计划。 这些'筑巢引凤'的举措,有助本地及内地学生及早探索行业发展,在过程中妥善支援,为创科行业和香港留住人才。 在此祝愿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有更多个五年,培育更多年青新血,共同为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努力。”

HKLSS

袁国勇教授致辞时勉励学生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咨询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教授以自身临床微生物学家和传染病医生的历程,勉励学生: “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东西,或简单地说,就是发现。 不论要成为出色的医生或科学家,你都要有良好的核心价值观 —— 公平、同情、谦逊和卓越,要有批判性思维, 并与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 我们也要习惯反思自己每天说的话和做的事,更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年青人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尊重他人,并对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敏感。”

自2019 年师友计划成立以来,已邀得近100 位生命科学及生物科技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有逾330名学员受惠。 两组导师及学员昨亦分享他们如何透过师友计划做到教学相长,学员表示透过计划能更深入认识行业的发展机会,对日后职业发展和决策都甚有帮助。 其中一名学员完成计划后,今年更成为青年导师,他相信透过计划能洞悉个人优劣、建立通才及专业技能和成立个人品牌。 因而,他希望在成为导师后,促进学员的个人发现旅程,提供就业意见。 他相信学员能从不同年代的导师,得到不同但可互补的建议和灵感。

第五届的师友计划已从众多申请人当中,选出100 名学员。 今届计划邀得80 名专业导师参与,其中包括三名新的青年导师。 导师当中亦不乏知名人士,包括创新诊断科技中心营运总监陈思例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何善衡生命科学部副教授张晓东先生、HKLSS创办人及主席暨南丰集团行政总裁张世成先生、李氏大药厂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李小羿博士及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先生等。

展望未来,HKLSS将继续致力投资人才培养,并与初创公司和科学组织建立更紧密关系。透过这些努力,HKLSS旨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并对生命科学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HKLSS稍后亦会发布连续三年追踪相关学科大学生的民调结果,以及推出加强版的升学及就业支持服务。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 师友和夏季实习计划 申请人数再创新高 有志者遍布海内外

		Record-High Applications from Local and Overseas Aspirants Received for HKLSS Mentorship Scheme and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简称HKLSS或本会)的两项重点年度计划 - 师友计划和夏季实习计划,今年反应热烈,于1月15日报名限期前,合共收到700份申请,较往年倍增,当中更有不少学生来自海外,如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等。今年适逢本会五周年志庆,我们将于3月举行五周年庆典暨师友计划启动礼,届时业界翘楚和年轻学子将聚首一堂,展开新一轮承传之旅,以达至本会致力培养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宗旨。

贺五周年志庆  抓大湾区机遇

今年,本会迈向成立五周年的里程碑,将举办多项活动,凝聚业界,促进公众参与,继续肩负培育优秀人才的使命,推广香港生命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展望未来,本会将加强与本地院校和大湾区企业合作,为学生筹划更多本港及内地的考察团、实习机会和座谈会等,鼓励年青人立足香港的同时,亦放眼内地。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执行总监黄槿教授喜见两项计划申请数目上升,今届不乏QS世界大学排名头100位的学生申请,而很多海外学生均有意回港实习。本会希望吸纳更多国内外人才,为香港构建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生态系统。

号召业界精英 齐心扶掖后学 

为期一年的师友计划,一直是本会的重点项目,深受学员和业界欢迎,自2019年创办至今,导师与学员人数按年递增。今年计划踏入第五届,已邀得近100名专业导师参与,包括生命科学及生物科技相关行业的专家、年轻创业家和资深管理层,如南丰集团行政总裁张世成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李康善教授、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先生、李氏大药厂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李小羿博士及汇桥资本集团董事彭志安先生等。

至于学员方面,本会现正进行甄选,将于众多申请者中挑选约100人参加。计划的对象为年满18岁、修读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有兴趣的毕业生或就读其他科目的学生,本会也会作个别考虑。遴选过程结束后,我们将按照学员的背景和意愿,以业务拓展、创业、生命科学相关投资、科学传播、研究开发及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 (ESG)等专业范畴作分类,配对予相应的导师。每位导师将获派一至两名学员,并定期与他们会面,亲身分享宝贵经验与成功心得。

曾参加师友计划,将由学员转变为计划青年导师的王逸君博士表示:「上届计划有幸获李氏大药厂的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李小羿博士指导,分享由初创发展到大型企业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挑选合适投资者等一系列经验,让我收获良多。」

扩展内地版图 实习研学俱备 

「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报名情况亦相当踊跃,研究生申请人数更为历届之冠。计划每年向大学生提供六星期的实习机会,带领他们走出校园,于初创企业、风险投资公司、非政府组织、医疗及制药公司工作,近距离接触尖端的研究和科技,与业界人士一起探索业界的发展

去年,计划首次同时涵盖香港及上海两地的机构,今年将进一步延伸至深圳。此外,我们亦与内地生物科技企业合作,于无锡及上海开展为期一星期的夏季研学之旅,让实习生深入了解长三角的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并认识中港企业文化。计划现正处于遴选阶段,更多详情将稍后公布。

作为计划参与公司之一鼎丰生命科技总监蔡劭旸女士与实习生们仍保持紧密联系,得知过往实习生参加计划后了解到毕业后的方向甚广,研发或担任教授不再是唯一出路,实习后更可向多方面发展。

HKLSS即将迈向五周年,未来会继续培育更多人才,推动生命科技行业发展。更多有关五周年志庆活动,请浏览此连结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 「香港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2023/24颁奖典礼

善用AI面试技术 改革遴选流程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简称HKLSS或本会)刚于10月14日举行“香港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奖学金计划)颁奖典礼,向10名优秀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本科生颁发奖学金,以示嘉许。今届的遴选过程,本会特意引入人工智慧(AI)技术,从多角度评核申请者的才能和软技巧,务求选出最具潜力的学生。

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cholarship Awards 2023/24 - Mr Vincent Cheung, Mr Charles Ng, guests and awardees

本会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本会副主席梁锦松先生、主礼嘉宾吴国才先生、评审、各大专院校代表与奖学金得奖者

AI配合专业评审 按业界标准选才

奖学金计划设两轮面试,所有申请均经过专业评审的严格遴选。在首轮面试,本会引入了AI技术,深入了解每一位申请者,评估其解难能力、愿景与创业思维、沟通技巧、协作与自我学习能力。面试期间,学生须在限定时间内作答,以考验其反应和心理素质;其时,AI程式亦会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分析其自信心及即场反应。

获挑选的候选人在第二轮面试,由业界专家组成的选拔小组,按行内标准和当前行业趋势,评估学生的潜力和合适度。

评审皆对学生超乎预期的优秀表现,感到喜出望外,认为学生经历了过去数年的网课体验,已熟习线上系统的运作模式。是次AI技术的应用,把面试流程自动化,助本会处理大量申请,提高整体效率。

报名踊跃 得奖者背景多元

今届奖学金计划反应热烈,共收到来自六间本地大专院校逾110份申请,申请者背景多元化。脱颖而出的10名得奖者,分别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学生,正攻读生物医学、生物技术、兽医学、药剂学等。本会期望透过支持不同学科的学生,诱发突破性研究,鼓励创新思维,推动跨学科合作 ,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cholarship Awards 2023/24 - Mr Charles Ng, Guest of Honor

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执行总裁吴国才先生致辞

颁奖典礼由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执行总裁吴国才先生主礼,本会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担任颁奖嘉宾。本会亦邀请了各大专院校代表和奖学金提名人出席,冀在活动上汇聚不同专业范畴的机构,增进多方交流。

兼附丰富体验 培育全面领袖

本会于2022年成立奖学金计划,致力支持表现卓越的本科生,在本地大学攻读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课程。今年,奖学金计划踏入第二届,本会特别要求学生在提交申请时,以生命科技融入社区为题,建议有效方案,以贯彻本会着重实践和社会应用的宗旨。

每位得奖者除了获颁港币五万元奖学金,亦可参与本会为期12 个月的师友计划,以及优先申请本会的夏季实习计划。奖学金不仅助学生专注学业,其附带的多元学习良机,还可扩阔学生眼界,丰富其学术和专业经验,支持他们作全面发展,培育他们成为生命科技产业的未来领袖。

今届奖学金得主之一、就读香港大学生物医学三年级的庄泽萱,衷心感谢本会的支持:“奖学金让我得以参与师友计划,更有望获得实习机会,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希望认识行内专家,从他们身上学习,提升技能,拓阔人际网络。我将继续全力以赴,努力取得更优异的学术成绩,并致力回馈社会,为生命科技的发展作出贡献。”

2023年生命科学夏季实习计划 圆满结束 32名大学生获宝贵港沪体验

六星期工作实习 40小时启迪活动

HKLSS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2023 - Opening Ceremony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后以「本会」或本会英文名首字「HKLSS」简称)2023年夏季实习计划(计划)已于8月30日圆满结束。今届共16间位于本香港和上海的生物科技相关企业参加,两地同步为32名实习生,提供为期六星期的全职工作体验。计划期间,HKLSS于港沪举办逾40小时的启迪活动,包括参观、讲座和工作坊等,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生物科学在业界的趋势,致力促进年青人才的实践机会。

卢煜明教授悉心教导 科研技术予实习生

今届启迪活动的重点项目,是由HKLSS副主席、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教授, SBS, JP亲自带领学生,参观其创办的创新诊断科技中心。中心在国际科研界举足轻重,旨在利用最前沿的分子诊断学技术,开发基于血液与其他体液中的无细胞核酸诊断,特别是产前检测和癌症相关的崭新诊断技术。这些研究领域有望加速液体活检的应用,势能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分子诊断中心。

参观期间,卢教授还向学生详细介绍针对单基因疾病,以及其他妊娠相关症状而研发的技术,更即席展示科研器材。是次难能可贵的体验,学生有幸近距离认识科学领域的创新技术,不仅增进专业知识,还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实在是获益良多。卢教授于参观后更与实习生午膳并分享科研路上的小插曲及见闻。

HKLSS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2023 - Visit to Centre for Novoustics

卢煜明教授带领学生参观其创办的创新诊断科技中心

反应热烈 港沪知名企业加盟

秉承着培育年青人才的理念,计划自2019年首办以来,每届均报名踊跃。今年,本会从超过300份申请,遴选出32名来自海内外不同院校的学生,安排他们到港沪顶尖医疗、制药、风险投资和生物科技公司实习,以亲身体验行业的创新发展。

计划同时深得业界支持。参与公司包括多间跨国企业,如极目生物 (Arctic Vision) 、阿斯利康 (AstraZeneca)、康禧全球投资基金 (Delos Capital)、南丰生命科技 (Nan Fung Life Sciences)、先声药业 (Simcere) 、兆科眼科 (Zhaoke Ophthalmology) 等。

为了鼓励学生申请,HKLSS与海内外院校合作,如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伦敦帝国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等,于校园内推广计划。HKLSS还协助有需要人士,申请特区政府的创科实习计划津贴,支持更多有志于行内发展的年轻人参加计划,以贯彻本会凝聚生命科技人才的宗旨。

开幕活动精彩 翘楚云集

计划内容涉猎甚广,除了工作体验,还率领实习生到访多间港沪企业,包括国际知名制药企业罗氏制药 (Roche) 和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的上海总部,以及墨卓生物科技等,为实习生全面剖析业界的发展机遇。

此外,HKLSS举办了不同主题的讲座,广邀业界精英,与实习生分享交流,开阔其眼界。讲者包括HKLSS咨询委员会成员、博才康济创始人兼行政总裁何江颖女士,和连智领域区域副总监(生命科学及人力资源)朱家乐先生。二人分别细述内地及本港行业概况,以及生命科学毕业生的各种出路。

多元化内容 开拓学生视野

计划内容涉猎甚广,除了工作体验,还率领实习生到访多间港沪企业,包括国际知名制药企业罗氏制药 (Roche) 和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的上海总部,以及墨卓生物科技等,为实习生全面剖析业界的发展机遇。

此外,HKLSS举办了不同主题的讲座,广邀业界精英,与实习生分享交流,开阔其眼界。讲者包括HKLSS咨询委员会成员、博才康济创始人兼行政总裁何江颖女士,和连智领域区域副总监(生命科学及人力资源)朱家乐先生。二人分别细述内地及本港行业概况,以及生命科学毕业生的各种出路。

HKLSS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2023 - Closing Ceremony

HKLSS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与一众实习生

掌握知识 抓紧行业机遇

HKLSS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表示:“我们希望实习生接触行内不同范畴的工作,探索学术以外的职业选择。” 生命科技界机遇处处,毕业生不单可从事科研工作,亦可投身业务拓展、投资、政策研究、检测或营销等专业领域。计划成功加深学生对业界的了解,亦有助他们建立行内人际网络。

HKLSS即将踏入五周年,本会将一如以往,克尽所能,培育生物科学人才,并竭力将计划推广至更多地区,从而构建活跃的生命科技生态系统,继续填补本地相关资助实习计划的缺口。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举办“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2022颁奖典礼

以支持优秀本科生   培育香港生命科学人才

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cholarship Awards 2022 - Presentation Ceremony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Hong Kong Life Sciences Society,简称HKLSS或本会)于早前设立了“香港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以支持优秀的本科生于本地六所大学攻读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课程。经过专业评审筛选,最终共有13位学生获奖,分别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奖学金计划于2022年11月26日举行了颁奖典礼。

立法会(科技创新界)邱达根议员以主礼嘉宾身份出席颁奖礼,并鼓励各获奖本科生,邱议员致辞时提到:“现时本地及中国内地均非常重视科技发展,香港政府更以成为国际科技中心为目标,因此最需要的就是科技人才。感谢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在适当的时机设立奖学金计划,为未来科技行业培育人才。”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创办人及主席张世成先生在授予奖状后表示,本会将于未来数年专注于协助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技术发展,着力培养年轻人才,以帮助他们融入生命科技行业为目标。

此外,颁奖典礼更有不同院校的代表出席,表扬获奖学生的杰出学术成就,包括香港大学副校长(教学)何立仁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李康善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教育)及生物医学学院副院长(本科生教育)刘雅善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副教授刘凯教授,以及香港浸会大学副学生辅导长暨事业策划中心主管邓蔼仪博士。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首年度投放了高达100万港元予奖学金计划,每位得奖者在修读本学年时可获得五万港元的奖学金,并保送本会师友计划装备未来职场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以及优先申请本会夏季实习计划。

得奖者均表示香港生命科学奖学金计划使他们获益良多,不单是学术层面的帮助,更可从实践中学习更多生命科技的行业知识。其中获奖学生苏柏安说:“这项奖学金计划旨在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有关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师友计划和实习计划让我们了解关于生物科技企业的运作方式,使我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另外一位学生曾钰华感激香港生命科技青年会给予宝贵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成为生命科学的专才。她表示:“学校提供充裕的教育资源,但在实践方面始终有所限制。奖学金计划刚好填补这个缺口,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了解有关未来进修和发展事业的领域,包括研究、创业和医疗保健行业。”